林肯公园个人资料:
中文名:林肯公园
外文名:Linkin Park
别 名:联合公园
国 籍:美国
职 业:摇滚乐队
经纪公司:华纳唱片
代表作品:《In The End》、《Numb》、《What I'Ve Done》、《Iridescent》等
主要成就:
2座格莱美奖(4次提名)
4座MTV音乐录影带大奖(14次提名)
5座全美音乐奖(4次提名)
6座MTV亚洲音乐大奖(2次提名)
10座MTV欧洲音乐大奖(12次提名)
2011年度全球领袖奖
首支连续5张专辑获得公告牌专辑榜冠军的乐队
首支YouTube点击率超过10亿的摇滚团体
组建时间:1996年
音乐类型:另类金属,说唱摇滚,硬核等
林肯公园(Linkin Park)是一组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摇滚乐队,由乐队主唱查斯特·贝宁顿,麦克·信田、贝斯手菲尼克斯·法雷尔、吉他手布莱德·德尔森、鼓手罗伯·巴登和DJ采样手约瑟夫·韩组成。林肯公园在2000年以首张专辑《混合理论》(Hybrid Theory)在主流音乐市场上获得成功,专辑销售量超过2400万张。2002年11月发行第二张专辑《流星圣殿》(Meteora),在2003年的美国公告牌二百强专辑榜上排名第一。2002、2006年获得格莱美奖。2007年5月15日发行第三张专辑《末日警钟:毁灭·新生》(Minutes to Midnight)。2010年,林肯公园发行第四张专辑《烈日千阳》(A Thousand Suns)。2012年,林肯公园推出第五张专辑《生命·进化·原点》(Living Things),于6月26日全球发行。2014年6月13日,乐队发行第六张专辑《狩猎聚会》(The Hunting Party)。演艺活动外,林肯公园还助力于慈善事业。2005年创立公益组织“Music For Relief”(MFR)。2008年为四川地震灾区提供援助。2011年获得联合国基金会颁发的“全球领袖”奖。
早年经历:
1993年,查斯特·贝宁顿与友人在亚利桑那州的菲尼克斯组建了灰色眩晕(Grey Daze)乐队。
1996年,身为学校同窗的主唱麦克·信田与布莱德·德尔森在麦克的卧室兼迷你录音室录下第一首歌,两人随后结识了罗伯·巴登和菲尼克斯·法雷尔,他们同为住校室友。菲尼克斯·法雷尔在大学毕业后曾一度离团,一年后重新归队,初步组建为Xero乐队。
1998年,查斯特因不满灰色眩晕乐队的一些人而离开了那支乐队,此时正值Xero被各个唱片公司拒绝签约而面临解散,麦克决定刊登广告公开招聘主音歌手,而查斯特因为野性的咆哮,成为了乐队中的主唱。乐队亦改名为“混合理论”——即他们首张专辑的名字。但是,他们却发现同名乐队已经存在,于是乐队再次将名称改为“林肯公园”(Lincoln Park)——既是幽默的说法,也是对圣塔莫尼卡市的林肯公园表示敬意。当他们准备申请网站时,却发现申请“lincolnpark”这个域名的开支无法承受,所以他们改了拼写,从而变成了Linkin Park。1999年查斯特加入乐队,但乐队又足足吃了42回闭门羹,办过无数次地下演唱会却均以失败告终。
2000年,乐队赌气把他们的一支单曲《One Step Closer》发布到了互联网上,结果这首歌却意外地在网上获得关注,Yahoo的歌迷讨论区一周之内涌入了上千篇评论,更让华纳兄弟唱片公司看到了这支乐队的潜力。终于,乐队在2000年得以和华纳兄弟正式签约。
演艺经历:
2000年,林肯公园发行他们的第一张录音室专辑《混合理论》(Hybrid Theory),共收录12首歌,在全球范围内销量突破2400万张。
2001年,林肯公园被邀请与众多艺人参加Ozzfest巡演。之后,乐队也组织了自己的定期巡演——工程革命(Project Revolution)。6月,参加“Rock Am Ring”2001摇滚音乐节。同年年底,华纳兄弟推出《混合理论》的双张全球庆功版,其中添加了乐队的演出现场录音,以及两首歌曲《My December》和《High Voltage》。这一年,乐队做了324场的现场表演。2002年,林肯公园和众多歌手合作发布了一张重混音专辑《重生》(Reanimation)。2月27日,乐队在格莱美奖评选上共获得3项提名,并最终凭借单曲《Crawling》获得最佳硬式摇滚演出奖。8月30日,MTV音乐大奖在纽约揭晓,林肯公园凭借单曲《In The End》 获得3项提名,并最终获得最佳团体音乐录影带奖。2003年1月13日,乐队当选全美音乐奖最受喜爱另类艺人。1月24日,第二届MTV亚洲大奖在新加坡举行,乐队登场亮相,并获得最受欢迎音乐录像带奖及最受欢迎摇滚团体奖。3月,乐队发行第二张录音室专辑《流星圣殿》(Meteora),发行首周便登上美国公告牌专辑榜榜首。单曲《Figure.09》还成为了美剧《反恐特警组》的插曲。8月28日,MTV音乐大奖在纽约举行,乐队分别凭借单曲《Somewhere I Belong》、《Breaking The Habit》获得了最佳摇滚音乐录影带奖与观众票选大奖。同年与众多乐队参加2003夏日疗养巡演,乐队在巡演后节选了一些在德州演出的片段,制成了现场专辑《德州现场》(Live in Texas)。2004年,林肯公园开始了他们的专辑巡演,并参加“Rock Am Ring” 2004摇滚音乐节。11月30日,乐队和美国嘻哈说唱教父Jay-z合作发行了第二张混音专辑《冲击理论》(Collision Course)。2005年,专辑《重生》中的单曲《krwlng》(即Crawling的混音版本)成为美剧《越狱》第二季的官方主题曲。
2006年,林肯公园在Youtube的乐队帐号上开设了一个叫做“LPTV”的栏目,专门播放乐队的录像、新闻以及MV和歌曲的幕后制作,后来这些视频被移植到了乐队的官网上。单曲《In Pieces》被选为电影《寂静岭》的插曲,而与Jay-Z合作的《冲击理论》中的单曲《numb encore》则被电影《迈阿密风云》选取作为背景音乐,并于同年的格莱美奖评选上获得年度最佳说唱合作奖。
2007年,发行专辑《末日警钟:毁灭·新生》(Minutes to Midnight),上市首周即以62万张的销量登顶公告牌专辑榜。在这张专辑中,乐队减轻了标志性的金属在曲目中的比重。同时,专辑中的单曲《What I've Done》被选作电影《变形金刚》的主题曲,而单曲《Leave out All the Rest》则被选为电影《暮光之城:暮色》的片尾曲。同年9月,MTV音乐录影带大奖颁奖典礼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,乐队获得包括最佳音乐录影带剪辑在内的5项提名。2008年,林肯公园发行了第二张现场专辑《革命之路:米尔顿凯恩斯现场》(Road to Revolution),选取的是在英国米尔顿凯恩斯的演出,并且在演出中,Jay-z也登台献唱。汶川地震后,林肯公园原计划来中国和五月天同台举办赈灾巡演,但因查斯特背伤复发,计划被迫取消。
2009年,林肯公园再度携手《变形金刚》系列,为电影《变形金刚:堕落者的复仇》创作并演唱主题曲《New Divide》。
2010年,乐队和美国Artificial Life合作开发了一个面向iPod/iPhone/iPad平台的横版过关游戏“Linkin Park 8-bit Rebellion”,并制作了一些歌曲的相应的8-bit版本,同时通过游戏发布主题曲《Blackbirds》。乐队还联合MySpace网站推出了一个名为“林肯公园邀请你”的推广活动,优胜者可获得参与制作第四张专辑的机会。9月,乐队发行了第四张录音室专辑《烈日千阳》(A Thousand Suns)。其中,单曲《催化剂》(The Catalyst)不仅被美国艺电公司选中作为游戏《荣誉勋章2010》的主题曲,还被华纳日本选中作为游戏《机动战士高达 EXTREME VS》的主题曲;单曲《彩虹光芒》(Iridescent)则被电影《变形金刚:月黑之时》选中作为主题曲。
2011年7月,乐队单曲《Black out》、《Crawling》、《Numb》被选为游戏英雄联盟的系列主题曲。2012年6月,在查斯特背伤康复之后,乐队发售了第五张录音室专辑《生命·进化·原点》(Living Things),发行首周即获得美国公告牌专辑榜冠军,创下了史上唯一乐队连续5张专辑空降全美排行冠军的纪录。其中,单曲《Burn It Down》被特纳电视网(TNT)选为2012年NBA季后赛主题曲。《Powerless》被选为《吸血鬼猎人林肯》的主题曲。同年,乐队于09年发表的单曲《New Divide》在YouTube上的点击率突破10亿次,使得乐队成为全球第一个在YouTube点击率超过10亿的摇滚团体。
2013年,乐队继续着全球巡回演唱会,美国艺电公司也将《生命·进化·原点》这张专辑中的《Castle Of Glass》作为其游戏作品《荣誉勋章:战士》的游戏主题曲,并且乐队还配合游戏的发售拍摄了主题MV。11月,发行第三张混音专辑《电能补给》(Recharged),专辑一发布便登上10国iTunes专辑榜第一名,其中的单曲《A Light Never Comes》与Steve Aoki合作,一经推出便空降单曲试听iTunes榜首。
2014年,单曲《Roads untraveled》被选为电影《极品飞车》的片尾曲。6月13日,乐队发售专辑《狩猎聚会》(The Hunting Party)。
2015年4月,乐队再次与Steve Aoki合作,发行单曲《Darker Than Blood》。7月,乐队开启中国巡回演唱会。此次巡回演唱会总投资规模接近8000万元,为欧美艺人来华演唱会投资金额最多纪录。
音乐作品:
热门歌曲:
01.New Divide
02.Iridescent
03.Leave Out All The Rest (Single Version)
04.What I'Ve Done
05.Numb (Album Version)
06.Somewhere I Belong (Album Version)
07.In The End (Album Version)
08.Faint (Album Version)
09.Burn it down
10.Blackout
11.LOST IN THE ECHO
12.My December
专辑:
The Hunting Party 2014-06-13 英语
Underground 13 2013-11-18 英语
Recharged 2013-10-29 英语
Underground 12 2012-11-21 英语
Living Things 2012-06-26 英语
Underground 11 2011-11-03 英语
iTunes Festival: London 2011 2011-07-13 英语
LP Underground X: Demos 2010-11-20 英语
Underground X: Demos 2010-11-12 英语
A Thousand Suns 2010-09-14 英语
Live in Tokyo 2010-06-01 英语
Linkin Park 8-bit Rebellion! 2010-04-26 英语
Download to Donate for Haiti 2010-01-19 英语
Underground V9.0 2009-12-23 英语
LPU9 (Uderground 9.0: Linkin Park Demos) 2009-12-23 英语
Underground V8.0 (Mmm..Cookies) 2008-11-28 英语
Road To Revolution:Live At Milton Keynes 2008-11-25 英语
Songs From the Underground EP 2008-10-28 英语
Live In Amneville 2008-01-17 英语
Underground V7.0 2007-12-18 英语
Minutes To Midnight 2007-05-15 英语
Underground V6.0 2006-12-05 英语
Underground V5.0 2005-12-25 英语
Collision Course 2004-11-30 英语
Underground V4.0 2004-11-20 英语
Underground V3.0 2004-01-02 英语
Live In Texas 2003-11-01 英语
Meteora 2003-03-01 英语
Underground V2.0 2002-11-18 英语
Reanimation 2002-07-30 英语
Hybrid Theory 2000-10-24 英语
Underground V1.0 1995-05-09 英语
社会活动:
2005年,Linkin Park创立公益组织——Music For Relief(简称MFR)。截至2013年底,MFR已募集善款超过500万美元,已在全球范围内植树超过100万棵,减少碳排放(二氧化碳)约合455千吨,为全世界受灾者提供帮助。2007年12月,乐队通过MFR发起了一场援助孟加拉国热带风暴灾区人民的爱心义卖活动,活动募集的全部善款将全部发放到受灾地区。
2008年8月,林肯公园“Projekt Revolution”巡回演唱会在科罗拉多州举行,演唱会以强调环保意识的方式来进行。每卖出一张票,他们就要种一棵树,呼吁世人重视环保议题。
2008年10月,乐队把MFR演唱会带到上海、武汉和北京。此次演唱会的主题为关注地球变暖,关注四川地震的慈善主题,同时通过演唱会为中国四川地震地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援助。2010年海地地震发生后,乐队在MFR官网上开设了一个叫做“捐赠下载”的页面,支援海地地震的救灾重建工作,只要你为海地捐献了一定数目的善款,就可以下载一张名为《Download to Donate for Haiti》的音乐合辑。乐队创作了歌曲《Not Alone》,将其作为其中的曲目供捐款者下载。
2011年,乐队与联合国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了“为世界提供动力”项目(Power The World),旨在推动可持续能源的发展,于2030年前实现能源的普遍获取。同年,乐队收到来自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的感谢信,感谢他们连续13个月为海地受灾地区的赈灾义举。
2011年11月,乐队获得联合国基金会颁发的“全球领袖”(Global Leadership Award)荣誉。潘基文还邀请乐队成员前往联合国总部并接见了他们。2013年,乐队发动并联合多支乐队举办了“Concert for the Philippines”慈善演出,旨在募集资金帮助因强台风“海燕”而受灾的1200多万菲律宾人民。
获奖记录:
音乐
▪ 2014 MTV欧洲音乐奖·最佳摇滚艺人 (获奖)
▪ 2014 MTV欧洲音乐奖·全球最佳表演 (提名)
▪ 2014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摇滚录影带 Until It's Gone (提名)
▪ 2013 MTV欧洲音乐奖·全球最佳表演 (获奖)
▪ 2012 全美音乐奖·最佳另类摇滚艺人 (获奖)
▪ 2012 MTV欧洲音乐奖·最佳北美地区艺人 (提名)
▪ 2012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摇滚录影带 Burn It Down (提名)
▪ 2012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视觉效果 Burn It Down (提名)
▪ 2011 MTV欧洲音乐奖·最佳摇滚乐队 (获奖)
▪ 2011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音乐录影带特效 Waiting for the End (提名)
▪ 2011 MTV欧洲音乐奖·全球最佳表演 (提名)
▪ 2010 MTV欧洲音乐奖·最佳现场表演 (获奖)
▪ 2010 第37届 美国人民选择奖·最受欢迎摇滚乐队 (获奖)
▪ 2010 格莱美奖·最佳硬式摇滚 What I've Done (提名)
▪ 2009 MTV欧洲音乐奖·最佳现场表演 (获奖)
▪ 2008 MTV亚洲大奖·最受喜爱国际艺人 (获奖)
▪ 2008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摇滚音乐录影带 Shadow Of The Day (获奖)
▪ 2008 全美音乐奖·最受喜爱流行/摇滚乐团 (获奖)
▪ 2008 Much Music 大奖·最佳国际团体音乐录影带 Bleed It Out (获奖)
▪ 2008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音乐录影带执导 Shadow Of The Day (提名)
▪ 2008 奥地利音乐奖·最佳国际专辑 (提名)
▪ 2008 全美音乐奖·最受喜爱另类艺人 (获奖)
▪ 2008 MTV亚洲大奖·最具舞台魅力歌手 (提名)
▪ 2008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音乐录影带特效 Bleed It Out (提名)
▪ 2007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导演 (提名)
▪ 2007 全美音乐奖·最受喜爱流行/摇滚乐团 (提名)
▪ 2007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摇滚 (提名)
▪ 2007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团体 (提名)
▪ 2007 MTV欧洲音乐奖·最佳摇滚艺人 (提名)
▪ 2007 全美音乐奖·最受喜爱另类艺人 (获奖)
▪ 2007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专辑 Minutes To Midnight (提名)
▪ 2007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音乐录影带剪辑 (提名)
▪ 2007 MTV欧洲音乐奖·最佳乐团 (获奖)
▪ 2007 MTV欧洲音乐奖·最佳专辑 Minutes To Midnight (提名)
▪ 2006 格莱美奖·最佳说唱合作 Numb/Encore (获奖)
▪ 2004 全美音乐奖·最受喜爱另类艺人 (获奖)
▪ 2004 MTV亚洲大奖·最受喜爱音乐录影带 Breaking The Habit (获奖)
▪ 2004 MTV亚洲大奖·最受喜爱摇滚团体 (获奖)
▪ 2004 MTV欧洲音乐奖·最佳摇滚 (获奖)
▪ 2003 格莱美奖·最佳乐器演出 Session (提名)
▪ 2003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观众票选大奖 Breaking The Habit (获奖)
▪ 2003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摇滚音乐录影带 Somewhere I Belong (获奖)
▪ 2003 MTV亚洲大奖·最受喜爱音乐录影带 Pts Of Athrty (获奖)
▪ 2003 全美音乐奖·最受喜爱流行/摇滚乐团 (提名)
▪ 2003 MTV亚洲大奖·最受喜爱另类艺人 (获奖)
▪ 2003 MTV欧洲音乐奖·最佳摇滚 (提名)
▪ 2003 全美音乐奖·最受喜爱另类艺人 (获奖)
▪ 2002 格莱美奖·最佳摇滚专辑 Hybrid Theory (提名)
▪ 2002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年度最佳音乐录影带 In The End (提名)
▪ 2002 格莱美奖·最佳硬式摇滚演出 Crawling (获奖)
▪ 2002 格莱美奖·最佳新人 (提名)
▪ 2002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团体音乐录影带 In The End (提名)
▪ 2002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摇滚音乐录影带 In The End (获奖)
▪ 2002 MTV亚洲大奖·最受喜爱突破艺人 (获奖)
▪ 2002 MTV欧洲音乐奖·最佳团体 (获奖)
▪ 2002 MTV欧洲音乐奖·最佳硬式摇滚 (获奖)
▪ 2001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音乐录影带执导 Crawling (提名)
▪ 2001 MTV音乐录影带大奖·最佳摇滚音乐录影带 Crawling (提名)
公益慈善
▪ 2011 UNA-USA全球领袖奖 (获奖)
外界评价:
Linkin Park 全员林肯公园,新世代的音乐顽童,无门无派,嬉笑怒骂游走于各门各派之间,博采众家之长,是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混种音乐霸王。林肯公园认为“混合理论”就是乐队努力的目标,乐风融入另类摇滚、嘻哈节奏、炫丽的电子乐等元素,成为了摇滚乐E世代的精神堡垒。(中国网评)
林肯公园的现场,是一种低调的摇滚震撼。和很多重金属乐队不同的是,他们从不以发泄为借口而滥用粗俗字眼;相反地,他们执着于将沮丧、痛苦和孤独的情绪转移到强大的音乐中,因此专辑中的歌曲大部分都传递着积极意义,带给世人宣泄、纾解和治愈的力量。乐队成员在工作中的团结一致,在音乐上的积极追求,在生活上的低调纯粹,在公益上的不懈努力,都使得这支乐队显得如此的特别,充满阳光。甚至曾对年轻人音乐一无所知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,都成为了他们的忠实歌迷。执着追求信仰,低调博采众长。林肯公园出道至今,不断挑战自我,突破音乐界限。在世界范围内不仅引发着混合音乐风暴,也激励着不甘人后的年青人们发现自身力量。在他们的身后,是年青人自由、博大、包容的精神世界。(中国网评)